格力电器:“世界”是怎样炼成的时间
广西商用空调:从研发入手 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在中国的机械工业产业中,不少行业企业会因为关键零部件或关键技术不为自己掌握而受制于人,在产能扩大时由于关键部件不能供应而造成计划流产,或者在后期维护中因为更换关键部件的高昂费用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作为空调行业的领军企业,格力正是看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空调整机及其零配件的研发生产方面狠下功夫。
2008年以前,变频空调核心技术与市场一直由美日企业掌握。2009年,经过12年的技术攻关和反复实验,格力推出了G-Matrik直流变频技术,此后短短1年多,格力不断突破,将变频空调的运转频率降低至6赫兹,继而降到1赫兹,让变频空调的功率只需45W。
目前,格力电器对1赫兹低频控制技术及变频核心部件技术的全面掌握,使格力电器不仅是技术上超越了日本企业,而且在市场上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长期以来,冷水机组一直是大型公共建筑空调系统的主力机型甚至选择,而机组能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调系统的节能性。可以说,谁拥有离心机的节能技术,谁就占据了大型中央空调市场的主导权。2009年,格力电器成功研制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高效离心机组,在打破了国外企业对离心机组核心技术垄断的同时,将大型冷水机组的技术门槛提高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此次,格力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的问世,再次在大型中央空调领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格力电器目前拥有5000多名科技研发人员、2个技术中心、3个研究院、26个研究所、300多个实验室、40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10多项。
值得注意的是,在格力成立的众多研究机构中,不少研究机构及其研究课题均属格力电器首创。据记者了解,在今年9月份之前,格力电器三大研究院——制冷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和机电技术研究院在国内就属,它们的设立,以及格力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和巨大投入使其不断打破国际制冷巨头的技术垄断,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0年格力研发投入超过30亿元,相当于全年营收5%的比例,研发投入已接近甚至超越国际同行水平。
正是有技术实力作为背后的支撑,格力的产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与增长,目前公司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巴西、巴基斯坦、越南八大生产基地,家用空调年产能 5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 550万台套。相对于全球年产能1亿多台套来说,格力已跃居全球白电巨头之首。
广西商用空调打造国际主流品牌 科技含量仍是重中之中
企业发展绝不可忽视环境因素,格力电器深谙此道,并牢牢抓住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精髓。
董明珠告诉记者,“要加速我国家电产业的转型,就要从增量做到质优,增加国际品牌的含金量。”
事实上,2010年广交会的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曾让董明珠颇有感慨,因为从展览会上不难看出,中国制造扩大出口的主要推动力量仍然以成熟的低端产品为主。
“为什么我们在技术突破上不落下风的时候,国际高端市场仍难以打开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资源和品牌限制,要想在国际主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民族企业必须要打响‘世界’,以谋求长远发展。”董明珠表示。
而在打响世界品牌的过程中,格力追求的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而格力所提倡的这种价值,并非简单的产品价值,而是创新价值。
董明珠就表示,“按照别人的技术标准,规范动作,生产动作,你没有自己生产技术含量,你并没有是因为你的创造改变了别人,是因为别人的技术改变了你,所以你只是制造附加值的,严格地说,这就是一种加工。”
“因此创造价值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挣钱,而是要能改变别人,能够给别人提供方便的、改善他的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运用自我的智慧来改变别人,这样所创造的出的社会价值也更大一点。”而这种社会价值的创造,说白了,需要的同样是企业科技含量的支撑。
正是因为遵循这一原则,格力国际化的路径与其它国内空调企业有很大的差异,格力不选择并购,而是采用“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策略,脚踏实地在当地设厂,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发属于格力自己的技术和品牌。目前,格力出口和内销同步增长,其品牌也在全球其它市场上牢牢生根:自主品牌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进入美国、法国、意大利、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主流销售渠道,得到了主流消费人群的认可。而自主品牌的销量,也在格力全球销量中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
广西商用空调欢迎你的了解!